top of page

我與戲劇教育結下不解之緣

黃婉萍(Estella)/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副院長

 

戲劇人生一步步開展 始於教會話劇組

Estella初次接觸戲劇是在教會的話劇組,那時對戲劇一無所知卻「膽粗粗」加入去了。她憶述當時大約中三,在九龍城浸信會聚會,教會招募話劇組成員,條件是「年滿15歲,有志傳福音」即可。那時的她,懷著好奇報名,上了不少戲劇工作坊,後來也有很多演出機會,譬如在福音晚會中,演原創的福音話劇、又演出了俄國劇作家托爾斯泰的「頭一個造酒者」、美國劇作家瑪莎Ÿ諾曼的「鐵窗」等認真的製作,雖然觀眾主要是教會會眾,但她從那時起漸漸了解什麼是「戲劇」。


回憶年少時第一個公開舞台演出,是當年的教會話劇組成員黃添強先生製作的音樂劇「朱古力大王」(國際綜藝合家歡節目)。那年體形微胖的她,唱著兒歌「香蕉船」作為甄選中的表演,不知怎的就被選上了,而且是戲份十足的——「男主角」。後來,因對戲劇的興趣大增,便參與了藝術中心與中英劇團合作,由黃美蘭女士執教的演技課程,開始學習表演。


中學畢業後入讀羅富國教育學院(現稱香港教育大學),主修英文與美術。自中學起,便受到香港電台邀請演出教育電視。於教育學院就讀時,拍攝工作更是應接不暇,有時一放學便由攝製隊的專車接走,送到拍攝場地。教育電視中,她大多飾演老師、姐姐等角色,這一段忙碌的拍攝時光,令她熟悉了在鏡頭前的表演。三年教育學院期間,她也有參與戲劇演出,但最深刻的,仍是電視製作。


教育學院畢業後,她到保良局胡忠中學當美術及英文教師。教學期間,她負責指導學生戲劇演出和比賽。當時最深刻的是排練了一個自編自導的音樂劇「黃樹下」,這是一個很難忘的經驗。在胡忠中學兩年教學後,她便毅然決定全職入讀香港演藝學院修讀演技文憑,然後再銜接三年的學士課程。在演藝學院印象最深刻的,是學院十周年的一個師生同台公演,當時剛剛升上學士一年級的她,飾演鍾景輝博士的女兒,相當緊張。那次與眾老師、以及師兄師姐們同台演出,雖然戰戰兢兢,但對一位演藝初哥來說,能從中觀摩及學習的地方卻很多。 


踏上學習戲劇教育之路 修讀教育戲劇碩士課程

Estella在任教中學期間,已開始使用戲劇作為教學法,也得到當時任教學校校長的支持。她說沒有一位特定的老師指導她應用戲劇於教學,自己也沒有想太多,只是一種直覺。有可能是源自在教育學院中一些相關的教導,也可能是運用了在戲劇演出中累積的知識和經驗。演藝學院畢業後,她到香港著名劇作家潘惠森先生的新域劇團任職,劇團在當時香港的應用劇場或劇戲劇教育等方面走得較前,她的工作也剛好是從事戲劇教育項目統籌,例如於中小學校及特殊學校任教戲劇課、演出教育劇場或是校園巡迴劇等等。從那時起正式踏入了專業戲劇教育的範疇,也開始接觸到各類型的學生。


經歷相當的戲劇教育工作後,她更希望能鑽研戲劇教育;於是,她在網上找到英國戲劇教育的課程,就是中央英格蘭大學開辦的教育戲劇碩士,開展了她三年的兼讀生活。


「在新域劇團所接觸到的新刺激,把我那些久埋心底的問號翻了出來,我感到自己要去尋找答案!當時在香港並沒有修讀戲劇教育或應用戲劇之類的課程,必須出國進修。經過了一番資料搜集,我碰上了英國伯明翰的中央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England, UCE)的戲劇教育碩士課程,還清楚記得當時我的藝術總監潘惠森先生替我寫推薦信時,用"Rare bird"來形容我等願意修讀戲劇教育之人,在那年頭確實罕見!」


每年暑假,都要遠飛英國上課,然後回來香港實習及交功課。三年期間,一邊在不同藝團工作和演出,一邊修讀課程及準備實習,絕不容易,但在艱苦的訓練下卻受益匪淺。她在《尋問之旅20年——黃婉萍回顧UCE暑期學校》[2]一文曾記載:

「……一旦理解了教育性戲劇的理念和實踐方式,一望無際的新領域便在我眼前敞開了。這是一片充滿探索潛能的地帶,我之前的問號小傘終於把我領到有趣的地方!當然,那只不過是一個起點。那幾年在UCE的學習,對我最大的意義是,它讓我看見各種我從未接觸過的戲劇進行方式:戲劇可以如何打破演員與觀眾的鴻溝、如何平等地容納表演者/觀者/觀演者的聲音、如何透過想像去觀察、探索和發現自我/他人/世界、如何在虛構當中找到真實。……我當時想表達的是,舞臺上的世界往往比真實世界更真實!那時我並沒有足夠的概念可以洋洋五萬言地述說的我想法,但那直覺卻很具體鮮明,我感受到戲劇所給我的是什麼?它給了我一個焦點去理解自己和其他人。感謝UCE課程的創辦人,我最尊敬的大衛斯教授,他讓我看見戲劇的另一面,拓闊了我對戲劇世界的眼界和思考……」


在過程中,她的思維慢慢轉變,直接影響到她未來推動戲劇教育的方向。在修讀中央英格蘭大學的教育戲劇同學中,有不少對華人教育戲劇具影響力的人,例如來自上海的李嬰寧,她其後被中國媒體稱為「國內教育戲劇第一人」,推動整個中國的戲劇教育發展,可見這課程為戲劇教育界提供專才外,也對華人地區的戲劇教育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加入中英劇團 真正應用所學

ESTELLA真正可以得心應手運用戲劇教育課程的內容,始於身在中英劇團工作。中英劇團現時有一個相當大的戲劇教育部門,而回想當年戲劇教育部則只有她一人,人手少得很,但她卻見到香港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在修畢英國戲劇教育課程後,她累積到很多想法及意念,蠢蠢欲動,希望實踐出來。恰巧中英劇團招聘戲劇教育部門主管,正提供了一個偌大的空間讓她實踐所學。入職後,她即全情投入戲劇教育工作,籌辦各類型的計劃、發展多個新項目、開設了各類課程……這些課程有的由她自己教授,或者經她統籌,配對相應的導師。各項目均由她策劃開辦,設計內容,控制質素。當時的中英同事李鎮洲先生笑言,她彷彿自己在運作一個劇團。她在《尋問之旅20年——黃婉萍回顧UCE暑期學校》一文記述:


「除教育劇場外,教育戲劇DiE亦是我工作的重點,包括以教育戲劇手法進行跨學科學習、以過程劇為本的戲劇與語文中學正規課程、小學全六級戲劇課程、英語音樂劇、擔任戲劇顧問、主題探討工作坊等等。往上的層面,這十年亦透過於大學講課、不斷開設教師培訓工作坊(大學、中、小學及幼教),致力加強教育界對DiE的認識。最感欣慰的,要算2002年在當時戲劇學院院長蔣維國教授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次為母校設計及任教該院首個戲劇導師證書課程(當年為香港演藝學院與中英劇團聯合頒發),教育戲劇與應用從此納入戲劇系正規課程之內。」


她進入中英劇團工作不久,便和香港演藝學院商討開辦戲劇教育課程事宜。想到自己在修讀演藝學院的路途上,並沒有太多機會學到戲劇教育的知識,很多時只可靠自己翻資料、借閱相關書籍。在看書時,常遇到難以理解的地方,苦無良師。演藝學院的畢業生,不少從事有關教育的工作,但卻沒有戲劇教育的培訓,實有不足之處。由此種種,她希望在演藝學院中開設戲劇教育課,讓學生選修。當年找了戲劇學院院長蔣國維教授商討,想不到校方原來也正有此意,一拍即合,很快便開設了選修課,又開辦了一個由中英劇團和演藝學院合辦的戲劇教育證晝課程。


享受充滿未知的工作 期望開辦新課程

經歷中英劇團五年的工作後,她再次成為自由身工作者。她坦言極其享受自由身的刺激感!除了有更多空間排練演出外,更有一種未知的挑戰、靈活多變的工作令她感到興奮不已。五年後,她回歸專注推動戲劇教育的路途上,到演藝學院開拓戲劇教育碩士課程,並擔任此課程的講師及統籌。


「……2008年,我非常榮幸地以全職講師的身份回歸母校香港演藝學院,肩負起設立及任教學院首個戲劇教育碩士課程(MFA, Drama and Theatre Education)的任務。當年,以一所傳統以表演製作為核心的藝術院校而言,願意接受並開設此專業並不容易!我實在為學院開放而具前瞻性的視野感到驕傲,此舉造就了本港能持續培育戲劇教育人才的機會,標誌了香港戲劇教育發展的另一里程碑。從2008年到2017年,演藝學院的戲劇教育碩士課程轉眼已十年,這十年來雖然面對各種挑戰,但能夠見證着研究生們的成長卻深感無憾。事實上,他們創意而慎思的實踐及反思研究,同時在改變和塑造著未來戲劇的教育與應用的景象。」


展望未來,現任戲劇學院院長潘惠森教授正策劃三項新的學士課程主修專業,包括音樂劇表演(Acting for Musical)、應用戲劇(Applied Theatre)、戲劇構作(Dramaturgy)──他們知道在音樂劇方面的專才訓練非短期課程能滿足,所以必須有進階並更深度的學習;應用劇場是一種專業知識,把戲劇投入在社區或學校當中,回應社會需要,而非戲劇表演延伸出來的一個附加品;而戲劇構作則要求在戲劇與劇場知識方面有更深度和寬度的鑽研。在戲劇學院院長的帶領下,ESTELLA和戲劇同事們,均傾盡全力為此三科新專業努力奮鬥。


 

黃婉萍

現為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副院長、戲劇學科及應用劇場系主任。黃氏為該院創立、任教及發展首個「戲劇藝術碩士(戲劇教育)」課程。先後畢業於羅富國教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及中央英格蘭大學(教育戲劇),並曾於1997至2006年,先後任職於香港兩所職業劇團(新域劇團及中英劇團),一直致力本地戲劇教育發展。2002年為香港演藝學院首辦「戲劇教育導師證書」課程,2002年至2004年獲邀擔任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教育學士課程兼任講師,2004至2008年擔任澳洲葛理菲斯大學與香港藝術學院合辦之戲劇教育碩士課程講師,並於2007年獲邀擔任香港演藝學院「戲劇藝術碩士(戲劇教育)課程」院外顧問,2008年起全職加入該院。2007年於香港舉辦之國際戲劇/劇場教育會議(IDEA)中,擔任學術委員會成員,並於2009年出任「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之聯合會議總監及學術委員會主席。近年曾多次應「亞洲戲劇教育研究國際論壇」(ATEC)、「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會議」及各地大學或教育機構之邀請於北京、上海、澳門、哥倫比亞、土耳其、加拿大、愛爾蘭等地講學及帶領培訓工作坊等。除專業劇場導演及演員工作外,文字方面包括2002年至2005年為《公教報》及網上撰寫戲劇教育專欄;2005年編譯戲劇教育參考書《戲劇實驗室》(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2007年編輯「香港戲劇教育的危。機」(國際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10年合著《劇場的用家》(香港藝術發展局)由於反應熱烈已於2017出版二刷、2014年編譯《蓋文伯頓:教育戲劇精選文集》(台灣心理出版社)此書亦已於同年出版二刷。黃氏於2003-2017年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之常任藝評員,負責藝術教育及戲劇表演的評核工作,並於2014年起出任專業劇團「一條褲制作」、「香港教師戲劇會」、「香港展能藝術會」之董事。2010年成立「黃婉萍戲劇教育獎學金」,以鼓勵在應用劇場或戲劇教育方面表現優秀的演藝學院學生。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