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邢沛家 (2013) Dad, May I come out?

香港教育學院學生

邢沛家

會訊第63期 (2013年3月)


很欣賞宣傳冊子上引用「禁色」的一句歌詞:「別怕,愛本是無罪」為一個slogan,簡單直接地指出本劇其中的一個主要訊息。


全劇約長一小時三十分鐘,內容講述一名回流的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 同性戀者,面對傳統大男人父親對其在工作及感情上的期望,心感束縛。其後在一次聚會中,男主角被逼向父親表白其同性戀傾向,俗稱「Come out」(出櫃)。


首先需讚賞的是導演的處理手法,劇中每幕之間會出現一班創作演員,透過肢體形態反映主角的處境及現實社會情況,指出普遍人對同性戀存有偏見、誤解或迷思。


此做法成功豐富了本劇的視覺及藝術效果,在一個簡簡單單的男同志Come out故事中,添上神來之筆;且以此手法呈現,顯得簡單而自然,毫不突兀。或有觀眾認為這破壞了故事的流暢和完整性;我卻認為導演選擇了這種處理方式,不單沒有「搞破壞」,反而更能深化角色的內心世界。


如上所述,這是一個男同志Come out的故事。故事運用輕鬆的手法,以男同志Come Out的過程為主線,遇到障礙重重,惟過程中所遇到的衝突卻並不太大,除了於街頭主角的男友和師奶們因碰撞而爭吵;因為酒樓同時有兩個女朋友令眾人嘩然;父親得悉有個同志孩子時的錯愕之外,對同性戀者的深刻描畫卻不多見。本劇由劇名可見,是關於Come Out的故事,但當中因Come out而引起的衝突卻仍嫌不足。


此外,本劇可用「簡簡單單」來形容,是當中因Come Out而導致的後果,其實只是兒子因為「無面見老豆」、「想自己靜下」、「不知如何面對」而離家出走。很可惜的是,沒有處理到主線中的靈魂人物- 主角父親的心理描寫,刻畫便難免流於表面。


情節簡單,衝突不大,削弱了此劇的可觀性。雖然,Come Out也不一定必須引致家庭吵鬧,但本人相信劇作者的創作目的,除了讓場內的同性戀朋友獲得一份共鳴外,亦當希望他人了解同性戀Come Out 的難度和恐懼感覺,但因此劇對Come out的描述過於簡單,觀眾最後獲取的可能只是零碎搞笑片段,以及了解到父母與子女間的期望常有出入等老生常談,效果不彰。


因此,本人認為劇本方面倘能更加精益求精,或能多參考一些有關同志Come out的影片如《You should meet my son》等,當能寫情寫得更為透徹。


在音響效果方面,尾幕的音樂予人一種太夢幻,有點迪士尼童話公主式愛情故事的感覺,可謂一大敗筆。本人認為音樂方面可選用一些較有實感的音樂,而非以音樂營造夢幻溫馨的感覺,當更切合此劇的現實感。


在演技方面,帶給觀眾驚喜的有飾演「強叔」的演員,演技自然流暢。男主角的演出亦算精彩,因為演出同志角色,需要不少勇氣,並非人人能夠勝任;然而,男主角的肢體方面頗生硬,特別是與男朋友Wilson的對手戲,尚可有改善的空間。


雖然以上有不少批評,但我仍十分欣賞這場演出,以大專學生的劇作而言,已算是水準之作。我熱切期望以後有更完善的劇作呈現於舞台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