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洪美芝 (2021) 車輪婆婆:戲裡戲外的縫補關係

洪美芝

自由身戲劇教育工作者

觀賞場次:2021 年 12 月 12 日 下午五時

演出地點: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車輪婆婆》,由莊梅岩編劇、奇想偶戲劇團製作及演出,講述不同的人、動物、昆蟲和物品,都有 著不同的缺損或遺憾。車輪婆婆擅長修補,更傳言她有穿越時空的能力,能修補遺憾,故有不同的 角色會找她幫忙。


劇中的角色有車輪婆婆、狐狸、園丁、蜘蛛、鋸子等,編劇能用精簡的台詞讓角色鮮明立體。那些角 色各有特色、各有故事,他們不同的性格,充滿著不同的情感。而且,他們亦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單 單就著面對自身的遺憾時,就已經呈現出不同的選擇和態度。在這一小時十分鐘的表演裡,筆者看到 的是角色之間環環緊扣的關係,並互相影響著。例如:自少被標籤成壞角色的狐狸,牠的夢想是成為 棟篤笑的表演者,但卻因沒有被肯定而放棄這個夢。這個角色設定讓筆者想起電影《小丑》的主角, 但編劇莊梅岩並沒有把狐狸描寫成完美大愛的助人者,他們都是有著陰影原型的角色。角色們都是從 簡單平凡的互動,以及淡淡然的相處,而有所頓悟和改變。這種簡約的力量絕不簡單,是信念、是信 仰,清晰看見編劇的功力。


當樸實無華的劇本遇上偶戲會有怎樣的呈現呢?奇想偶戲劇團製作了不同種類的戲偶去演出,當中以 半身偶和懸絲偶為主。半身偶是一種穿戴式的偶,既是操偶師亦是演員,人與偶結合成為一個角色。 其肢體動作精細且寫實,能呈現出不同的微動作,讓觀眾更能感受角色的不同情感。懸絲偶亦一樣, 戲偶的動作由多條絲線所操控,懸絲偶車輪婆婆的絲線之多,讓其動作更加細緻精彩。這些製作與呈 現方式的選擇,都是經過劇團悉心的安排,例如:其中一幕是關於園丁的衣服破了找車輪婆婆縫合, 那幕車輪婆婆是懸絲偶,而園丁是半身偶,這樣從畫面上形成了大小上強烈的對比,且能更聚焦於縫 補衣服裂縫的當刻,細味著那刻的意境。操偶師們的身分不斷轉換,一人分飾多角,她們需要有靈活 的身手和腦袋,而且她們的說話和身體語言的表演技巧都非常出色,讓筆者更加投入觀劇。演出時除 了看到懸絲偶的絲線外,亦有一些演出部分是演員在舞台上懸掛不同的絲線,這種手法有著強烈的象 徵意義,為觀眾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故事是關於遺憾的修補,而戲偶是透過縫製和修補而成,縫補 的關係於戲裡戲外都扣連著,車輪婆婆和製作單位都是在默默做好自己擅長的事,非求名求利,而是 用態度影響著身邊的人。


於 2014 年,政府公布了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其中木偶戲被納入之內。木偶戲包括皮影戲、 杖頭木偶戲、掌中木偶戲、提線木偶戲及手托木偶粵劇,這項表演藝術絕對需要更多的贊助和推廣, 讓此手藝與文化得以承傳。看到《車輪婆婆》精美的製作,包括戲偶、道具、佈景等,實在嘆為觀止, 希望再有重演的機會,讓更多人能認識木偶劇,並體會偶戲藝術之美。

bottom of page